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化學製程安全管理第一章

第一章 概述
一、 名詞解釋:
1. 設備可靠度(Equipment reliability):當化學製程設備與對其特定曝露期間,在 已知之環境條件下運作時,仍能發揮該設備之預期性能的或然率。
2. 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是一種危害鑑別技術,經系統設施或各種因素之已知故障模式及已知的可能後果所產生的影響。
3. 故障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從系統機械故障之邏輯模式,估算發生危害事件(最嚴重事件)之頻率。
4. 危害(Hazard):一種可以造成人員、財產,或環境發生可能損害的化學或物理的條件。
5. 可操作性危害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HAZOP):用一系列準則文字,研判製程差異,以鑑別製程及操作問題的可能危害的一種分析技術。
6. 事件之歷史數據(Historical incident data):以往曾發生事件所收集之記錄和資料。
7. 歷史錯誤(Historical error):設計者、操作員或管理者之行為,對事故有關或已造成事故。
8. 人為因素(Human factors):因機械之設計,操作,及工作環 境,使其已達到人之能力所及或限制而發生之後果。
9. 人員之可靠度(Human reliability):人為錯誤之研究。
10. 事故(Incident):內容物或能之損失。
11. 風險(Risk):以發生事件之可能性及傷害損失之大小,來表示之一種經濟損失或人員傷害之量測。
12. 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以風險為基礎的質化和量化之工程評估,以事故之後果和頻率為考量之技術。
13.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製程風險分析之結果(即風險鑑別),經由風險相關等級,作為降低風險策略或比較風險目標,作為制定決策之用。
14.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經由實施政策、程序及分析、評估與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以保護員工、社會大眾、環境及公司財產與避免業務停擺。

二、 「製程安全管理」之定義
製程安全管理是運用管理之原理及制度,以鑑別、瞭解、控制製程之危害,預防製程相關的傷害及事故。運用製程安全管理原理,以防止製造、貯存、處理、及使用有害物質之工廠,發生重大事故為目的。製程安全管理系統之設計與實施,應考慮下述每一個技術單元,其內容將分別以專章詳述之。
各單元之內容因各工廠之規模、活動內容、設備、危害程度等之不同而各異,但在管理之計劃、設計、實施之考量上,應全面性的詳細研究、考量、與取捨。

三、 化學製程安全管理之相關單元
1. 權責:目標與標的
2. 製程知識與文件
3. 資本支出審查及設計程序(新建或已有工廠之擴充及所需技術)
4. 製程風險管理
5. 變更管理
6. 製程及設備整體性
7. 人為因素
8. 訓練與績效
9. 事故調查
10. 標準、規章與法令
11. 稽核與矯正行動
12. 製程安全知識之加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